185-1122-0991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征占地面积5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征占地面积0.5公顷以上、不足5公顷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1000立方米以上、不足5万立方米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征占地面积不足0.5公顷并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1000立方米的生产建设项目,不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应当按照水土保持有关技术标准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主体工程
主体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所包括的主要工程及附属工程的统称。
线型生产建设项目
线型生产建设项目:布局跨度较大、呈线状分布的项目。
点型生产建设项目
点型生产建设项目:布局相对集中、星点状分布的项目。
建设类项目
建设类项目:工程竣工后,运营期没有开挖、取土(石、砂)、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等扰动地表活动的项目。
建设生产类项目
建设生产类项目:工程竣工后,生产期仍存在开挖、取土(石、 砂)、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等扰动地表活动的项目。
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的年份。
1、综合说明
2、项目概况
3、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4、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
5、水土保持措施
6、水土保持监测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水土保持管理
一份完整的水土保持方案通常会包含以下章节及部分: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综合说明。包含项目简况、编制依据、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水土保持监测方案、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及结论。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项目概况。包含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施工进度及项目区的自然概况:地址、水文、植被等。
第三章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
3、项目水土保持评价。包括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建设方案与布局水土保持评价:工程占地评价、土石方平衡评价、取土(石、砂)场设置评价、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评价、施工方法与工艺评价、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措施界定。
第四章
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
4、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包含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土壤流失量预测(调查)、水土流失危害分析、指导性意见。
第五章
水土保持措施
5、水土保持措施。包含防治区划分、措施总体布局、分区措施布设、施工要求。
第六章
水土保持监测
6、水土保持监测。包含范围和时段、内容和方法、点位布设、实施条件和成果:监测人员配备、监测设施和设备、监测成果、资料报送。
第七章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包含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及依据、编制说明与估算成果。效益分析:工程防治指标统计、防治效果综合分析、可减少水土流失量计算。
第八章
水土保持管理
8、水土保持管理。包含组织管理、后续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监理单位及要求、监理工作。水土保持施工、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验收程序及要求、验收后水土保持管理要求。
第九章
附图附件
9、附图附件。包含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区水系图、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项目总体布置图、雨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分区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图(含监测点位)、项目水士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典型措施断面图。
1
满足政府审批
满足政府审批:水土保持方案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进土壤质量,维护水资源,以及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政府对项目用地的审批。
2
保护土地资源
保护土地资源:水土保持方案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植被恢复、坡面防护等,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的完整性和生产力。
3
维护水资源
维护水资源:水土流失会导致水源污染和河道淤积,影响水质和水量的稳定性。水土保持方案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质清洁,增加水库等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从而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预防自然灾害
预防自然灾害: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降低其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保护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安全。
5
促进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平衡:水土保持方案不仅关注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还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通过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6
支持可持续发展
支持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和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持续改善。
背景调查与分析详细
方案编写前应对项目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水土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其影响。目标明确与具体
水土保持方案应明确提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具体目标。目标应具体、可量化,便于后续的实施和评估。措施科学与合理
根据调查结果和目标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工程措施(如坡面防护、排水沟建设等)和生物措施(如植被恢复、植树造林等),同时考虑经济成本和技术可行性。方案可行与可操作
水土保持方案应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在实际施工中执行。方案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合理安排实施计划和组织机构。水土保持方案的写作要求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时,方案应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水土保持方案写作痛点及解决方案,如下:
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复杂性
在编写水土保持方案时,需要大量的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等数据,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相当复杂且繁琐。数据可能分散于不同的部门和机构,获取难度大;同时,数据处理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
解决方案: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降低数据获取的难度。
加强数据处理技术的培训,提高编写人员的数据处理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辅助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方案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难以保证
水土保持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然而,在实际编写过程中,由于编写人员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有限,可能导致方案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保证。
解决方案:
加强编写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在水土保持领域的专业素养。
引入专家评审机制,对方案进行专业评审和修改,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水土保持案例和经验,为方案编写提供有益的参考。
方案的可操作性与可评估性不足
水土保持方案需要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然而,一些方案可能过于理论化,缺乏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评估方法,导致方案难以落地执行。
解决方案:
在方案编写过程中,注重与实际施工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确保方案符合实际施工需求。
明确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为施工提供明确的指导。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和方法,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项目启动
在客户方支付预付款后,我司安排人员启动项目,项目团队的组建、项目人员的分工。
初稿审核
客户方安排人员对所提交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或是内容补充要求。
修改完善
在接到客户修改意见当日,安排相关人员针对客户的修改补充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补充。
前期接洽
双方初步接触,对客户项目情况及客户需求进行初步评估。
项目跟进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会与客户方保持实时的联系,及时汇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制作情况,实现资料共享和互补。
提交验收
将修改补充完毕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客户审核验收,验收通过后,我司安排印刷、寄送。
初稿交付
按照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约定的时间提交初稿,交客户方相关部门评估审核。
后续服务
项目团队在后期会对项目进行追踪和回访,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并可针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可行性报告进行修订。
深入沟通
确定合作意向后,双方进行面谈,就项目的详细情况进行深入沟通,并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框架。
签订协议
签订合作协议,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要求、保密要求、提交时间和相关服务费用等内容进行约定。
先生 女士
联系电话: 185-1122-0991 地址:北京: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
郑州:郑州市管城区正商蓝海8层
COPYRIGHT BY 江山无限(北京)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LLRIGHT RESERVED. ICP备号 免责声明